2009年4月16日星期四

闭经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一般治疗:对因环境改变、精神创伤引起的一时性闭经,可通过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避免精神紧张及过度劳累等予以调整。对口服避孕药引起闭经者,应停药观察。
  (2)子宫内膜结核者:予以抗痨药物治疗。
  (3)内分泌治疗:适用于先天性腺发育不良、卵巢功能受损、垂体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早衰等引起之闭经。
  ①雌激素治疗:用于年龄较轻,雌激素水平较低的患者。
  ②孕激素治疗:用于有一定量雌激素分泌的患者。
  ③雌孕激素治疗:序贯性应用雌激素及黄体酮,以引起月经样撤退出血。
  ④诱发排卵:可选用克罗米酚、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对垂体功能不足者,可选用HMC(绝经后促性腺激素),75-150u/日,肌注,用药3—5天后,若雌激素未上升,可增加用量为150-225u/日,若雌激素已上升,可维持原量或减量,至卵泡成熟,一般需7~15天。在HMG末次注射的同时或停药1-2日后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注,500-1000u/次,连续3-4天。但必须在B超监测下使用,防止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闭经是许多妇科疾病所共有的一个症状,是由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中的某一环节发生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引起。按引起闭经的病变部位,可分为子宫性、卵巢性、垂体性和下丘脑性闭经。妇女年满18周岁经尚未来潮称为原发性闭经,约占闭经总数的5%,多为先天发育异常;月经已经来潮,而出现连续6个月月经不行者,称为继发性闭经,约占95%,病因各异。中医学将本病称之为“女子不月”、“月事不来”、“血枯”、“血隔”。
  闭经诊断
  1、有典型症状。
  2、全身检查:注意一般发育及营养状况、精神神经类型、智力水平、有无躯体畸形。必要时测量身高、体重、指距及第二性特征发育情况,有无肥胖、多毛、溢乳等。
  3、妇科检查:注意外阴发育和阴分布情况,有无阴蒂肥大,阴道发育情况,阴道、处女膜有无梗阻、畸形、萎缩,于富有无及大小,卵巢是否增大。
  4、子宫检查
  (1)官腔镜检查:了解官腔深度、宽度、形态有无畸形,有无黏连,取内膜检查有无病理改变。
  (2)腹腔镜检查:直视子宫及性腺外观,除外先天发育异常,必要时取卵巢活检。
  (3)子宫轴卵管碘油造影:了解宫腔形态,有无畸形,输卵管是否通畅,除外结核病。
  (4)药物试验检查:孕激素和雌激素试验,观察子宫内膜有无反应。
  5、卵巢功能检查
  (1)阴道黏液结晶检查:了解雌激素水平。
  (2)宫颈黏液结晶检查:了解雌激素水平及有无孕激素影响。
  (3)基础体温测定:了解有无排卵及黄体功能。
  (4)雌孕激素水平测定:了解卵巢功能。
  6、垂体功能检查
  (1)测定血中PSH、LH含量:若高于正常水平提示卵巢功能低下;若低于正常水平表示垂体功能或更高中枢功能低下。
  (2)垂体兴奋试验:一般用药后15-30分钟,LH值高于用药前的2-4倍,为垂体功能良好,如不升高或升高很少说明病交可能在垂体。
  (3)血中催乳素(PRL)测定:如PRL<50ug/ml,应进一步作PRL.兴奋或抑制试验,以鉴别PRL的功能性分泌增多与垂体腺瘤。
  (4)蝶鞍x线片、叮、核磁共振等检查:以除外垂体肿瘤。
  7、染色体检查:除外性发育异常。
  (4)手术治疗
  ①官腔黏连者,扩张富颈,分离黏连,并放置宫内节育器以防再黏连。
  ②对卵巢、垂体及其他部位的肿瘤可行手术治疗。
  2、中医药治疗
  (1)肾气不足:原发性闭经,或初潮晚,月经错后量少,色淡黯质稀,渐至闭经,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频,带下少,面色晦暗,舌质淡、苔薄润,脉沉细无力、尺脉弱。
  治法:补肾益精,调补冲任。
  方药:菟丝子、枸杞子、熟地、覆盆子、党参、首乌、黄精、当归、女贞子各15克,紫河车、仙灵脾、肉苁蓉各10克。
  中成药:参茸丸。
  (2)肝肾亏损:堕胎、流产、久病或产后,经量逐渐减少,经行延后,甚至闭经,头晕目涩,腰膝酸软,心烦潮热,带下量少,阴部干涩,甚则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肌肤不润,毛发脱落,性欲淡漠,舌质淡、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无力。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填精。
  方药:熟地、山药、女贞子、枸杞子、首乌、当归、茯苓各15克,山萸肉12克,杜仲、菟丝子、巴戟天各10克。
  中成药:妇科金丸。
  (3)气血虚弱:月经逐渐后延,经量渐减,色淡质稀,继而停闭,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毛发少泽,肌肤欠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党参、炙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熟地各15克,远志、炙甘草各10克,陈皮、桂心各6克。
  中成药:八宝坤顺丸、乌鸡白风丸。
  (4)气滞血淤:经行先后不定,量少,渐至闭经,或暴怒之后骤然经闭不行,情志抑郁,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舌质黯或有淤斑淤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涩。
  治法:理气活血,祛淤通经。
  方药:当归、赤芍、川牛膝、莪术、熟地各15克,桃仁12克,红花、枳壳、醋柴胡、桔梗、川芎、甘草各10克。
  中成药:血府逐淤丸。
  (5)痰湿阻滞:经期延后,经量渐少而至停闭,神疲倦怠,形体渐胖,胸脘满闷,食少痰多,带下量多,色白质稠,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滑。
  治法:燥湿化痰,活血通经。
  方药:茯苓、苍术、当归各15克,半夏、陈皮、生甘草、制香附、胆南星、枳壳、神曲、川芎各Io克,生姜3片。
  中成药:二陈丸。
  闭经预防与调养
  1、积极治疗月经后期、月经量少等疾病,以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闭经。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减少精神刺激。
  3、调节饮食,注意蛋白质等营养物的摄人,避免过分节食或减肥,造成营养不良引发本病。
  4、注意经期及产褥期保健,勿冒雨、涉水、过劳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